部分截图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6月18日,31家已公布公布5月销售数据的上市房企,前5月共完成销售业绩5550.97亿元。尽管多数企业5月业绩较4月有所上升,但同比均低于去年同期。其中23家房企仅完成了销售目标的33.4%。
房企业绩表现严重分化
中房网综合机构数据整理发现,2014年1-5月,万科等31家房企共实现销售额1131.26亿元,环比微涨3%左右。其中,18家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业绩下滑,达到六成。其中,公布销售目标的23家房企的统计显示,1-5月销售目标完成率为33.4%。
“2014年开年,楼市低迷,房价出现下降苗头,购房群体预期变化,观望情绪升级。从5月的销售数据看,环比小幅微涨,同比则出现下降,房企销售尚未出现明显起色”,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认为,从销售目标完成情况看,5月已过,整体的销售目前完成仅为1/3,对于个别销售情况不容乐观的房企来说,年内销售目标基本难以完成。
与此同时,各大房企业绩表现分化尤为明显。恒大、碧桂园、富力、旭辉、奥园1-5月销售额同比去年达到30%以上的增长。其中,广东房企奥园地产同比猛增72%。而华润、远洋、方兴、恒盛、花样年、瑞安1-5月销售额同比减少30%以上。其中,恒盛、瑞安双双骤减56%。
这也说明,虽然大型房企可能对下行因素防御能力更强,但在整体波动行情下,并不是所有企业手握“免死金牌”。同时,中小型企业只要策略得当,仍有机遇“逆袭”。若市场波动持续,房地产行业有望在小范围内迎来一轮洗牌。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业业绩完成情况较差,也跟年初业绩目标过度“拔高”有关。在2014年行业增长减慢的前提下,一些企业在年初制定了较高的目标,影响了完成情况。如旭辉今年合同销售目标为220亿元,较去年实际销售额增加约43.8%,即便前5月业绩增长44%,仍不足全年目标四成。奥园地产今年目标较去年增长50%,至150亿元,尽管前5月大步前进,仍仅完成22.8%。
行业景气指数全线回落
企业业绩普遍难言理想伴随的是整个行业各方面的指数走势回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60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319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2%,降幅较上月增加0.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为23674万亿元,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额为19720万亿元,同比下降10.2%。
与此同时,5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5.02,比上月下降0.77点,刷新近17个月最低值。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报告指出,今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代表房地产行业开发情况的三个重要指标: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都处于负值,这说明行业将进入并在一定时期内都处于下行和收紧状态。可以判断,目前,房地产行业面临进入不景气状态的风险。
2014年1-5月以来,房地产行业销售情况持续冷淡,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涨幅持续下降且呈扩大趋势。其中,销售额下降更为明显,从销售均价来看,今年以来,各月累计销售均价都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
对此,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今年银行信贷紧缩持续影响楼市成交节奏,导致1-5月份市场短期表现仍然“马力不足”。尽管当前大型房企开始降价,但还没有大范围拉开。他认为,在当前的市场博弈阶段,能否真正降价到位是激活当前的楼市成交量的关键,也是缓解各个房企及当前市场库存相对较大的关键。
附: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2011年1月-2014年5月
下半年深度降价可能性加大
“买涨”和“杀跌”的买卖逻辑中,今年下半年后者或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今年以来,不少知名企业在多个城市掀起降价优惠活动,部分城市微调限购,但大多数大中城市成交量仍同比去年同期下滑2-3成,市场普遍性面临着去库存的压力。
而据中房网观察,上半年多数企业抛出的优惠活动更近似于噱头,实质降价深度降价案例较少(更多信息可关注中房网“楼市降价调查”系列报道)。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也认为,从趋势来看,2014年4、5月的销售均价都出现一定幅度下调。从4、5月份房价下行后的成交量情况看,并未出现明显的成交量增长,并未达成“以价换量”的目的,降价幅度也未撬动购房者预期。
对此,一些分析机构大胆预测,今年下半年将迎来大幅降价潮。
“市场成交量普遍性下滑、房企负债和存货增幅的压力、房贷收紧局面并未实质改变等因素使得上市房企在二季度销售压力、经营压力明显增加,尤其是2014年即将过半,对于上市房企来讲,6月份半年报业绩压顶,房企势必会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抢收’半年报业绩”,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同时,一些大型品牌开发企业也开始出现大幅降价的市场行为,并且大幅降价的楼盘越来越多,房企大幅降价潮即将来临。
值得关注的是,若下半年“以价换量”成为企业必然出路,这将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126家房企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23亿元,同比下滑6.36%。在此情况下,房企2014年第一季度的负债和存货均现大幅增长。这126家房企负债合计2.31万亿元,同比增长25.07%,今年首季存货高达2.0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59万亿元上升26.17%。
这无疑将给一些杠杆过高的中小房企加剧风险。在市场预期低迷,周转不畅的情况下,如果销售在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好转,不排除还会有一些中小房企出现破产倒闭现象。
据克而瑞统计,今年3月以来,宁波兴润置业、南京盈嘉地产、海宁立德房产、南京福地房产、南京亚细亚置业、青岛君利豪、惠州光耀集团等十余个企业均被媒体曝光陷入倒闭、濒临破产和老板跑路事件。
张宏伟认为,楼市已进入下半场,市场难免会有分化、洗牌的现象发生。尤其是对于2014年,我国正处于宏观经济触底与转型的关键一年,此时,楼市行情也不容乐观。
(海西地产网 徐晓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