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市区刺桐南路还在围挡施工,车辆出行深受影响,究竟何时能完工?”连日来,陆续有市民致电泉州晚报社24小时热线96339反映,刺桐南路去年8月启动污水干管建设,施工方此前表示今年7月底可以完工,后来又说要到8月底,现在已经到了9月,仍然还在施工。他们呼吁,刺桐路作为主要通道,道路施工占用了四个车道中的两个车道,对交通影响较大,希望工程早日完工,恢复正常通行秩序。对此,记者昨日再次进行了走访。
走访
刺桐南路东西两侧
仍有施工围挡
昨日上午,记者驾车从泉秀街右拐进入刺桐路看到,上个月还能看到的围挡已经拆除。一直行驶至东湖街,整条路除了留设的几处工作井围挡外,之前的施工围挡基本拆除。泉秀街以南的刺桐南路东西两侧路段施工围挡依然存在,围挡内有机器在作业。
刺桐南路围挡施工,两个车道被占用,过往车辆在路口排起长队。
“目前,津淮街东侧的围挡已拆除,西侧还留有一个工作井要连接支管。东湖街东西侧仍有两处,西侧一周左右时间会拆除,东侧本月内会拆除。宝洲街至津淮街段作为当前攻坚重点,正在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地推进该段工程。”据工程项目相关负责人赖汉锋介绍,因主干道车流量大,刺桐路污水提质增效项目采取单点的顶管作业,分批次进行车道围挡。
自去年施工以来,刺桐路两侧内侧因为有两车道被围挡,原本双向四车道的路面剩两个车道通行,对现场交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记者看到,随着泉秀街至东湖街路段的围挡基本拆除,道路恢复了四车道,交通通畅了不少。而泉秀街以南的刺桐南路东西两侧路段仍在围挡施工,车辆过往明显受影响,不时出现拥堵。
市民
刺桐路是主要通道
不解工期为何这么长
“刺桐路作为主要通道,已经施工一年多了,工期为何这么长?”市民杨先生每天都要驾车经过这段路,深受围挡施工的影响。今年5月,他看到刺桐路北段围挡陆续拆除。昨日,他经过刺桐南路,看到一块“施工告示牌”写着:施工时段为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但刺桐南路时至昨日还在施工,显然围挡还不能拆除。
施工告示牌
“现在已经进入9月开学季了,车流量比平时大了不少,刺桐南路占道施工影响了大家正常通行。”市民陈女士也提出疑问,不仅刺桐南路在施工,宝洲街路口处也围了起来,电动车和行人通行受到一定影响。
回应
本以为能提前完工
施工时遇到多重困难
记者走访刺桐南路看到,施工现场也放置了一块“工程概况牌”,上面显示:泉州市宝洲污水厂片区污水提质增效工程宝洲片区一期(刺桐路等12条道路管网工程)开工日期2024年7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25年10月8日。那么,刺桐南路目前究竟进展如何?
“去年8月开工,我们原定的整个项目工期约455天,预计到今年10月份完工。”赖汉锋介绍,刺桐路污水提质增效项目为宝洲片区一期污水提质增效工程(刺桐路等12条道路管网工程)内容之一。新建刺桐东、西路污水干管,重塑污水管道,并对刺桐路现有主要缺陷污水管进行修复。今年5月份,刺桐路津淮街至东湖街段施工较为顺利,施工方就以为刺桐路泉秀街至宝洲街段能够提前完工。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施工时发现该路段地下地质是粉砂层、淤泥夹砂土质,此地质透水性及流动性强,基坑止水困难,导致还有两座工作井没有开挖完成。同时,南段地下管线复杂:主管直径采用DN1000-DN1600mm规格,顶管管径大,微顶管DN800-DN300mm,非机动车道空间狭小,明挖施工既有管线多,每口井都需要单独交底方可施工,导致埋管技术难度更高。
刺桐北路东湖街路口施工占用两个车道
“进入雨季后,最大问题是地下水位上涨以及接入既有管处临时封堵不严,导致外水流入新施工管道内,积水需要抽水完成后方可施工。”据泉州水务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施工方正采用24小时轮班作业等形式加快项目落地,尽量减小对市民出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