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占地4293.7亩
泉州这一大项目即将开建
最新规划曝光
▼
近日,泉港区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泉州市泉港区海丝先行区泉港枢纽中心示范区开发项目产业策划的通知》。该项目已经区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
01发展目标
泉港高铁片区开发主导模式以商贸、居住及产业三种为主,综合考虑高铁片区土地资源、环境限制及周边配套的限制条件,明确高铁片区产业发展方向为“战略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产业发展,将高铁片区打造为服务泉港的“创新人才高地,产业发展引擎”。
02空间布局
基于“产业+人才+城站”三位一体的发展逻辑,考虑生态景观要求、站点圈层辐射、产业组团布局及集约节约用地要求,泉港高铁片区规划“站后制造+站前生产生活服务”的总体空间结构。
项目总体占地286.26公顷(4293.7亩),近期210.65公顷(3159.59亩),远期75.61公顷(1134.15亩)。
其中战略新兴产业用地74.90公顷(1123.4亩),占比26.2%;生产性服务业、商务及研发孵化用地15.08公顷(226.3亩),占比5.3%;生态居住及城市配套片区用地46.15公顷(692.1亩),占比16.1%;公园绿地及文旅康养片区占比32.19公顷(482.8亩),占比11.12%。
1.战略新兴产业用地。高铁站西侧分布节能环保组团、高端制造组团及坝头溪南侧的产业预留用地。高铁站东北侧分布电子信息组团及盘活用地。
2.生产性服务业、商务及研发孵化用地。分布于高铁站东侧,围绕枢纽布局,为生产性服务片区、商务片区、研发孵化片区。
3.生态居住及城市配套片区用地。分布于高铁站东侧,生态居住用地分布于通港路及坝头溪附近,为城市配套片区。
此外,沿片区道路周边、坝头溪南侧用地布置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社会停车场及文旅康养片区,此举旨在全面提升片区的整体品质,营造更加宜人、便捷且富有活力的区域环境。
03发展重点
围绕片区发展定位,构建战略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及宜居文旅为辅的“1+1+1”产业格局。
1、突出产业高端价值,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发挥高铁枢纽交通区位优势,突出高铁片区产业价值高端环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2、围绕新产业新需求,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依托石化、港口等传统产业基础优势,围绕高铁片区战略新兴产业需求,重点发展石化产品经销基地、产业基金、航运贸易、检测检验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3、基于人文自然资源,重点发展康养文旅产业
基于坝头溪、天湖寺、牛岭山和虎岩山等人文自然资源基础,建设旅游集散中心、配套酒店、农产品工业品展销,将片区创建为泉港文旅窗口和目的地。同时,考虑产业人群、周边镇区居民、安置人群的居住生活需求,进一步完善学校、卫生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等生活配套设施,以营造良好软硬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