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石狮市发改局牵头制定的《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出台,剑指培育保税物流中心(B型)新增长极,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
泉州网9月22日讯(融媒体记者 王树帆 通讯员 邱君 文/图)在国家大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石狮再次祭出硬招。近日,由石狮市发改局牵头制定的《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出台,剑指培育保税物流中心(B型)新增长极,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企业大宗货物存储在B保仓库
政策背景 顺应形势的破题之举
目前,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由贸易协定(FTA),形成日益完善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同时,随着我国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型,加工贸易占比持续下降,传统保税物流中心普遍面临业务需求萎缩、仓库空置率攀升、资源闲置等挑战。作为泉州首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也是福建省最大的临港保税物流中心,位于石狮的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也站在了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
“这份政策的出台实施,就是要破解这些难题。”石狮市发改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政策创新,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同时培育保税物流新业态,打造外贸增长新引擎。”据悉,在系统评估既往政策成效及通过民企座谈会等形式征集建议的基础上,《若干措施》结合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入选海关总署监管改革试点机遇,旨在通过制度创新、服务优化和金融支持,进一步提升中心运营效率和企业获得感。
泉州石湖港集装箱码头
政策亮点 转型发展的创新之力
《若干措施》包含海关监管创新、物流降本增效、金融赋能、业态创新等四方面的9条具体措施。
海关监管更“灵活”。政策密切结合当前国家政策改革方向,以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入选海关总署监管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创新优化海关监管模式,如允许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一区两码“同仓共管”、支持B保开展转口业务、支持“一票多车”、设立跨境电商监管作业场所等,有效提升仓储使用效率和通关效率。
金融服务有“温度”。针对中小微企业在保税仓储环节“资金占用高、融资渠道窄”等困境,充分发挥B保监管优势,创新推行“仓单”融资贷款模式,给予1.5%财政贴息,有效激活保税仓单动产金融属性,推动企业货物从“静态库存”转变为“动态资本”,极大提高了企业资产流动性和利用率。石狮农商银行负责人表示,仓单融资贷款贴息政策实施后,该行年均放款规模可达5亿元,企业融资效率进一步提高。《若干措施》还鼓励国有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免费海关事务担保服务,对AEO企业免除担保手续,助力企业扩大进出口业务,抓住市场机遇。
为企业成本做“减法”。除财政资金奖补外,强化B保运营单位、码头等多方联动,通过减免入驻租金、首次实行码头货方费用优惠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获得感。如鼓励B保运营单位减免入驻企业租金、泉州太平洋码头集装箱有限公司对通过港区进出口的B保货物,码头货方费用每标箱优惠50元;对石狮区域内、港区以外的海关监管场所与石狮港区间的外贸进出口重箱拖车运输费用,按每箱250元予以补贴,预计每年可惠及超2万标箱。
业态创新给“动力”。为培育新增长点,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若干措施》支持B保设立跨境电商监管作业场所,开展多业态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其中,支持招引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入驻B保,按照平台建设情况、经营情况、业务规模等进行量化考核,在平台达到规定门槛时给予B保运营主体一次性奖励。
责任编辑:林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