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9月22日讯(融媒体记者 刘文艳 通讯员 谢怡婷)让每一份农村资产资源释放潜能,让每一位农民共享红利。泉州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正在成为有效盘活农村资产资源、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平台运行一年以来,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成功打造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泉州样板”。
四级联动
构建全域交易大市场
如何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赋予村集体和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2024年6月,泉州市政府出台《泉州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14个部门制定《泉州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泉州发展集团勇扛国企责任,依托权属市乡村振兴集团的产权交易中心,增建泉州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全市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统一市场体系,12个县(市、区)、2500多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集体产权全部纳入平台交易范围,实现信息发布、交易规则、交易系统、交易鉴证、监督管理“五统一”。
如今,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林权、土地经营权及工程、货物和服务采购等10类交易品种,均可在该平台流转交易,形成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一张网”交易格局。截至目前,平台业务已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进场交易的村(社区)已超半数达1336个,累计成交项目3927宗,成交总额超10亿元。
阳光交易
守护农村集体“家底子”
农村资产资源是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关乎村集体、村民切身利益。平台建立之初,泉州市以打造全省一流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为目标,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不受损、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等工作为抓手,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依托市产权交易中心,在全省首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模式,从进场审批、报名到竞价、签约,所有环节均在线上完成,实现交易各方“一趟不用跑”。
通过平台交易不仅引入竞争机制,深入挖掘资产资源价值,更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还破解了以往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信息不对称、低价违规转让、暗箱操作等问题,让农村集体和群众做到“心中有数”。借助数据全程留痕可追溯的特性,交易各环节晒在“阳光”下,确保了公开公平、开放透明,有效遏制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领域“微腐败”,切实守护农村集体“家底子”。
开源节流
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势赋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资产资源在平台盘活流转。晋江市池店镇旧铺村菜市场项目经46轮激烈竞价,实现大幅增值,10年流转期可累计增收300万元;石狮市凤里街道场地招租项目经平台交易充分挖掘市场潜能,增值率高达280%;南安市水头镇龙风村村庄规划及地块控规项目通过进场交易节约资金支出30万元,节约率达62.5%……
借助平台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价值得到充分释放,实现保值增值,同时依托市场化竞争降低采购成本,让村财“开源”“节流”并举,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截至目前,在平台流转的农村资产资源类项目累计2659宗,成交总额6.8亿元;工程、货物和服务采购类项目累计成交1268宗,成交金额3.6亿元。“一增一减”间,为村集体增收节支超6500万元。
从“破局”到“赋能”,接下来,市产权交易中心将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大局为导向,推动农村资产资源高效配置,助力市场潜力释放,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新质发展力,促进农村资产资源向发展资本转化,让农村资产资源“活”起来、乡村产业“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
责任编辑:林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