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地产网

世遗泉州 阅读之城——书香泉州全民阅读风景一瞥

2025-09-28 11:27来源:泉州网作者:小陈浏览:我要分享:

  世遗泉州,爱打拼也爱读书,是经济强市,更是文化强市。

  在这里,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在山野、在海边、在城中,有人的地方就有阅读空间,就有书香馥郁;机关、企业家、社会各界,为推广全民阅读群策群力,让阅读引领成长进步。在这里,大家读书也创作,在书写传播中推介城市、激发共鸣;读书也读城,在阅读行走中更加了解泉州、热爱泉州;读书也交友,在双城共读中加深友好城市的情谊,谱写互利共赢的故事。

  值此泉州市第十九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启动,人们发现,不断走深走实的全民阅读,为高质量发展的泉州带来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赋能城市、映照文明、点亮未来的强大力量。

  处处都有阅读空间

  “15分钟阅读圈”建设,打造形成丰富多元的阅读风景线,让群众悦享阅读“零距离”。

  阅读之城,处处都有阅读空间。

  图书馆是开展全民阅读的主要阵地、核心阵地。身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泉州,13个公共图书馆覆盖全域,藏书总量1241万册,电子书和电子期刊456万册,并以总馆—分馆(流通点)—百姓书房(农家书屋)—街区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市民铺展“文化绿洲”,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

  它们中,泉州市图书馆、鲤城区图书馆、泉港区图书馆等9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在全省42个一级馆矩阵中占比超过20%。其中,泉州市图书馆还是全国文明图书馆、福建省十佳图书馆。

  泉州有9个国家一级图书馆。图为泉州市图书馆。

  书店,让爱书的人相遇并在此安顿身心。从新华书店这样的国有书店,到风雅颂书局、书想所、芥子书屋、鸟岸书店、日月书屋等民营书店,统计显示,全市主营业务50%以上为图书销售的书店达到100家。它们中,前身为“泉州书店”的中山路新华书店,从1926年就与泉州城市相伴成长,而今以“新华·城市记忆书店”焕新归来,打造了可读可游可体验的文化综合体和城市地标。风雅颂书局是全国最早的民营人文书店之一,跻身“改革开放四十年民营书店四十佳零售企业”,今年7月底还在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的“实体书店创新大会”上,凭借独特的空间美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运营模式及显著的社会效益,获评“年度最美书店”荣誉。

  从图书馆和书店到百姓书房、农家书屋,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下到线上,从“通借通还”到“送书上门”,从单一阅读到多元文化服务……如今的泉州,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已成为真切的现实——

  打开泉州市图书馆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海量的数字资源和文图并茂的在线展览一目了然,每个月的图书馆活动还以月历形式预告,吸引和方便群众参与。

  在泉港,通过整合中小学阅读室、企业书房等资源阵地,创造性引入“茶室+阅读”“公园+阅读”“凉亭+阅读”等模式,全区已成立10家“小圆桌”阅读推广工作室,一张张色彩缤纷的实木小圆桌和书籍一道,像贴心朋友一样陪伴着辖区的孩子们。

  以“1个总馆、12家城市书房、28家分馆、8家微分馆、23个流通点及34个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共106个基层服务点”的完善体系,晋江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15个“书香城市(区县级)”,成为福建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区县级城市。今年年初,晋江市图书馆还上线“劲阅”网借平台,市民在家就可下单图书快递,足不出户、“喜阅到家”。

  人人都是推广大使

  党委政府主导,机关单位示范,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在泉州城乡“种下阅读的种子,开出希望的花”。

  阅读之城,人人都是阅读推广大使。

  为引导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风尚,近年来,在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活动期间,泉州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通过发放惠民购书券、举办惠民书市书展、推出全民阅读专题报道、拍摄全民阅读宣传片等,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每年读书月活动期间举办的惠民书展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新去处

  每张购书券面值20元,分多批次总计发放2.5万张,总额50万元,并可与书店优惠叠加使用,实现优惠额达到上百万元。这样的惠民购书券发放行动,泉州已持续6年,常态化纳入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资金予以保障,配套开展惠民书市、新华书展,让好书好价点燃市民的购书读书热情,也极大扶持实体书店运营。

  《“爱读书的城市,充满希望的城市!”》《阅读之城 希望之城》……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期间,在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的主导下,泉州晚报社、泉州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浓墨重彩推出专题报道和城市宣传片,推介书籍、书店,讲述那些热爱阅读和推广阅读的人们的动人故事。特别是今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市委宣传部推出“书香泉州”系列短视频文化传播项目《去阅读的所在》(第1季),从读者角度展现泉州有特色的书店和阅读空间,分享其与阅读有关的人生故事,点燃大众对阅读的兴趣,吸引游客打卡泉州代表性书店,促进书香泉州建设。

  推广全民阅读,党委政府持续发力,机关单位也在引领示范。

  在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广播电视台“好好读书会”策划推动下,“我是领读人”系列阅读推广项目已逐渐形成品牌体系。市农业农村局“耕读泉州 振兴乡村”活动,将农耕文化遗产廿四节气与各县(市、区)农耕特色结合起来开展耕读活动,并从各地优秀农村干部代表中培养“乡村领读人”,为群众推荐农耕好书;市总工会“泉工悦读”,整合各县(市、区)工会资源,以“一季一主题”系列阅读分享活动,走进基层、走进企业,吸引广大职工参与;团市委“青年领读人”计划,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团员、青年代表中,发掘培养领读人,以青年身边人带动身边青年人共同投入阅读;市妇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的“书香小芽儿”家庭亲子阅读系列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在县(市、区),由鲤城区委宣传部等主办的“阅读经典·以字明志”中学生自取传统字号活动,以“阅读经典”为主题,引导青少年在阅读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自取字号、以“字”明志;石狮市妇联联合安邦社工事务所,组建“狮城姐妹”公益读书会,帮助辖区内广大女性成长;“悦读清溪 三香满城”,在安溪县委宣传部(安溪县新闻出版广电局)牵头、安溪县各有关部门协作联动下,安溪实施全民阅读“十百千万”行动计划,十个悦读联盟,百个悦读空间,千名悦读推广大使,以及30万册可扫码阅读的电子书,让书香浸润千家万户。

  以更广视角,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力促书香泉州蓬勃兴盛。

  泉州的企业家爱打拼创业,也将阅读视为高价值的投资。在洛江,信和新材料在20世纪90年代建厂伊始就设立员工阅览室,30年来不断完善提升,帮助员工终身学习和成长。在晋江时代广场、七匹狼集团总部、三创园、五店市传统街区……企业、园区参与共建的24小时城市书房,带来全新阅读体验,展现了企业的社会担当。

永春县利用废弃小水电站改造的百姓书房

  广大在内在外乡贤的共同努力,让书香浸润乡村,把阅读的种子种在了广袤的田野上。晋江东石籍作家蔡崇达,在故乡建起“母亲的房子”公益图书馆,为小镇孩子打开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从这座公益图书馆起步,东石致力打造图书馆小镇,首批建成投用的9个图书馆贯穿镇域,造福群众,也以融合侨居、古厝、滨海等特色的“悦读”风尚,为当地汇聚文旅经济和乡村振兴的动能。泉籍媒体人周智琛,在山村老家建“岐山书阁”乡村公益图书馆,推广阅读也探索乡村美育。全国“乡村阅读推广人”、福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南安市康美镇赤岭公益图书馆和康美公益图书馆创办人苏文亮,链接社会资源,改变“村里的孩子没有公共阅读场所”,进而还启动实施“点亮灯塔”计划,为各地乡村图书馆的筹建和运营提供经验辅导和专业支持。全国“乡村阅读推广人”、南安市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部负责人、“好读书”公益图书馆创办人苏晓玲,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在溪美城区以及石井、翔云、仑苍、诗山、省新、蓬华等乡镇,筹建运营起28家公益图书室,累计举办阅读活动1000场次,照亮8万多名乡村少年的精神世界。

全国“乡村阅读推广人”苏文亮实地辅导十方公益图书馆的运营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捐书、捐场所、捐资金、捐时间和精力……泉州人以实实在在的付出和行动,接力壮大推广全民阅读的火种。

  生生不息赋能城市

  从读书到写作,从读书到读城,从读书到双城共读,由阅读生发的美好,传承文脉、升华情谊、开启未来。

  阅读之城,从阅读和阅读延伸的美好中不断汲取和积蓄前行的力量。

  石狮大学生吴承谕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用文字绽放生命的光芒,传达强大的精神力量;安溪作家林筱玲,丰泽作家郑剑文,晋江作家王常婷、张百隐等等,更多泉州作家,通过作品传播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丝文化、闽南文化,让这片土地上的历史、风物和情感,被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

  在全省书香机关、书香家庭命名中,我市成果丰硕。

  事实上,在如今的泉州,由阅读延伸深化,创作出版正逐渐成为全社会的追求。泉州市委宣传部历时三年编纂出版《世遗之城:泉州》丛书,用翔实的资料,通过中英双语国际化地表达泉州作为世界遗产城市的独特魅力;泉州古城办出版《泉州古城文化丛书》、泉州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发布文旅新书《爱上泉州:100种元气生活指南》《漫话刺桐(世遗卷)——漫话世遗·漫游泉州》;为推动文化传承,安溪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支持发起英国后浪出版公司首届童书插画奖,自10月1日起以“茶之时”为主题面向全球征稿,在插画艺术界推动中国故事、安溪故事的别样表达……经由这些书籍和创作,城市的历史、当下和未来多了不同视角的画像,其背后独一无二的精神密码,也多了不同角度的赓续传承。

  从读书到读城,泉州的文脉传承,也在泛阅读中跨越代际、迈向广阔。位于府文庙的正音书院,开展阅读活动也展示非遗之美,从青少年到企业家,从市民游客到国际友人,沉浸式感受体验的他们,无异于在阅读一本丰富立体的泉州城市读本。小山丛竹书院则将在地文化推广作为重要“拼图”,从泉州方言、戏剧、宗教、民俗、历史人物等方面展开,形成“小山人文讲堂”“小山学堂”“小山研讨”“小山对谈”“小山展演”“小山行读”“小山乡土教育”等七大文化品牌矩阵,成为在地文化的“大学堂”。8月份,这里还举办“大学前乡土文化研习班”,近百名准大学生在“6堂讲座+1次踏访”中,识读家乡文化,种下汇通古今、胸怀世界、经世致用的理想种子,奠定理解世界、走向远方的坚实起点。

小山丛竹书院举办“大学前乡土文化研习班”

  阅读,也让泉州跨越地理,激发共鸣和共赢。泉州、广州,两座丝绸之路上的节点城市,在接续多年的双城共读活动中,以文架桥睦情谊。《巷遇·泉州古城百巷》等书籍登上羊城书展,《读懂广州》等书籍进入泉州市全民读书月书单,闽南文化和岭南文化在交融碰撞中,互相学习、携手共进,两城人民在加深交流合作中开启更多共建共享共赢的可能。

  爱读书的城市,充满希望的城市。书香泉州,未来可期!

  □融媒体记者 孙灿芬 通讯员 连江淮/文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黄艺芬

团购楼盘:
姓名:
手机号码:
请自觉遵守评论服务协议,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表情
include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