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福远渔817”轮缓缓驶离港口,我市30艘印度洋作业远洋渔船全部起航,开启为期9个月的捕捞生产。至此,全市50艘远洋捕捞渔船全部投入生产,近十年来首次实现满产达产。
泉州网10月4日讯 (融媒体记者谢曦 通讯员陈伟林)来自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消息,近日,随着“福远渔817”轮缓缓驶离港口,我市30艘印度洋作业远洋渔船全部起航,开启为期9个月的捕捞生产。至此,全市50艘远洋捕捞渔船全部投入生产,近十年来首次实现满产达产。
近年来,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大力支持远洋渔业企业做大做强。今年7月出台的《泉州市推进深远海养殖和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扶持措施(试行)》,配套奖补资金提高渔船更新改造、远洋水产品回运和企业引进补贴标准,为企业送上“及时雨”。8月,总投资13.9亿元的5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计划引进32艘现代化远洋渔船,进一步壮大全市远洋渔业体量。
精准帮扶激活“休眠”产能。我市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协调盘活因资金困难而停产的22艘远洋渔船恢复生产,全年累计发放各级补助资金近90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1—8月全市远洋捕捞产量达4.20万吨,同比增长15.04%。
安全生产是远洋渔业的生命线。我市争取5420万元专项资金助力14艘远洋渔船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显著提升远洋渔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化应急演练及国际规则培训,全面筑牢海上安全防线。
责任编辑:赖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