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地产网

泉州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系列┃洛江区:盘活“土地存量” 激

2025-10-10 15:28来源: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者:小陈浏览:我要分享:

  当前,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突破土地资源约束“瓶颈”,向“存量”土地要发展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2022年9月,泉州市成为全国首个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设区市。

  试点开展以来,在自然资源部和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下,泉州市持续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执行机制,各地积极推进,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总结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为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提供了经验蓝本。近期,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陆续推出“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系列宣传,全面展示各地典型案例和工作成效。

  盘活低效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能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面对城市化加速带来的土地资源约束,泉州市洛江区精准发力低效用地盘活工作,一边破解新项目用地紧缺的困境,一边唤醒闲置土地的发展潜能,为产业升级、城市提质注入强劲动力,构建起耕地保护与土地高效利用并行的资源保障体系。

  通过全面摸排与科学评估,洛江区已完成678宗、1.65万亩用地的专项调查,精准锁定385宗、1.02万亩低效用地并上图入库。截至目前,该区已成功盘活低效用地165宗、4816.87亩,拉动投资额108.59亿元,新增产业空间达120.05万平方米。为破解“全域推进难”问题,洛江区精心遴选新阳片区、塘西片区等5个核心试点,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开花”,全面推开低效用地再开发大幕。其中,洛江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的“精雕细琢”与塘西片区的“连片升级”,成为该区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的生动案例。

  创新高效用地模式  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

  走进洛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一股股项目建设热潮扑面而来……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正是洛江区创新“国企+民企”低效用地盘活开发模式结出的硕果,让沉睡的土地绽放出新的生机。

  项目涵盖东西两个相邻地块,东侧82.4亩的海丝数字城地块原为国有低效工业用地,存在供地手续不全问题;西侧48.8亩的鑫源机电地块为民营企业闲置土地。尽管地处泉州中心城区,周边生活、教育、医疗配套完善,但两个地块长期利用率低下,市场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改变始于2022年4月。随着项目正式开工,9亿元基建投资陆续注入,开启了从“低效闲置”到“高效集聚”的转型。园区重点规划建设研发办公楼、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区等功能板块,精准聚焦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赛道。如今,项目主体已完成结构性封顶,大部分空间已投入运营,昔日沉寂的地块迎来了产业发展的“春天”。

 

△洛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改造前

△洛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改造后

  据洛江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直接指导下,洛江区创新采用“国企主导、民企参与”的改造模式。东侧地块经依法拆除后,以净地形式供应给福建省五建旗下的泉州市海丝数字城发展有限公司,由其负责8栋标准厂房及5栋配套高层设施的建设运营;西侧地块则通过政府协调,由原权利人鑫源机电公司注资参与开发,负责6栋厂房的建设运营。项目整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服务”,由国企牵头整合市场资源与政策红利,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实现了“分散地块连片激活”的突破。

  低效用地的成功盘活为该项目带来了产业、功能、经济的多重跃升。产业升级方面,两大工业母机链主企业发挥强链作用:中国机械总院泉州创新中心落地半导体集成电路装备生产线,湖南云箭集团设立增材制造研究院,带动中移物联网等配套企业入驻,形成“研发—制造—服务”闭环;2024年园区施工装备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出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本土企业铁拓机械更成为泉州首家北交所上市制造企业。经济效益上,2024年园区实现产值2.8亿元、纳税3320万元,更以一期项目为支点,带动万安—双阳、河市西片区连片改造,盘活20余万平方米闲置厂房,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升级。

 

  多措并举“更新”空间  助力功能品质提升

  塘西片区作为洛江区低效用地盘活的核心试点“启动区”,用地面积5518亩,低效用地呈现“规模集聚与效益失衡”的双重特征。该片区共涉及97家企业,其中53家被认定为低效用地,总占地达1447.14亩,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部分地块还存在容积率不足、布局散乱等问题。同时,改造前片区内部路网不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滞后,工业与居住用地混杂,既制约企业发展动能,也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与洛江“智造新城”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为破解上述难题,洛江区采取“分类施策与产城融合”双向突破的核心举措。针对1447.14亩低效工业用地,在充分沟通企业的基础上,创新采用“拆、留、并、转、改”五类改造方案:对高耗能、低产出企业实施拆除清退;对有升级潜力的企业保留用地并引导技术改造;对零散地块进行合并整合;推动部分工业用地依规转型为配套服务用地;对存量厂房实施提容增效改造。

△洛江区塘西片区改造前

△洛江区塘西片区改造后效果图

  在项目带动方面,以泉州智创科技城作为片区盘活的核心“引爆点”,该项目占地343亩,总建设规模约41万平方米,聚焦企业总部、研发办公、智能制造智慧工厂三大核心业态,配套建设会议中心、酒店公寓等服务设施,通过高强度开发与高端产业导入,撬动周边低效用地的价值重构,形成“核心项目引领、周边梯度升级”的联动效应。

  配套建设上则坚持“先行完善支撑”,目前已完成内部路网升级改造,塘西实验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教育配套正加快施工;此前已建成投用的万鸿医院、妇幼疾控大楼、泉州外国语学校洛江校区、泉州第十一中学塘西校区等医疗教育资源,与新建配套形成互补,为产业升级提供民生保障。

  据介绍,智创科技城作为片区产业升级的核心载体,采用“政府主导规划、企业市场化运营”机制,明确产业定位与配套标准,吸引国建华中、中建力天等7家建筑业总部企业率先入驻;建成后可引入200家优质企业,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

  近年来,在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以及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支持下,洛江区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取得了良好成效,实现了土地盘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洛江区自然资源局局长刘鑫淼表示,下一步,洛江区将以系统思维推动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以低效用地盘活为突破口,通过机制创新、政策赋能与政企协同,让“沉睡土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动能”,为智造洛江、生态新城建设提供更加有力要素支撑。

团购楼盘:
姓名:
手机号码:
请自觉遵守评论服务协议,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表情
include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