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张雯 杜婉琼 实习生 洪韦诗 文/图
莫急 “旧国标车”11月底前仍可购买上牌·追踪
首批“新国标车”已到店
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自9月正式施行后,市民朋友对此一直十分关注。近日,记者了解到,泉州第一批符合新国标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已经到店。新车到底长什么样?骑起来感觉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走访
有门店已有新车
安全性更强
1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区浮桥街的一家知名电动车品牌销售门店,看到一排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整齐陈列。
“我们店里目前只有这一款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算得上是泉州市场上首批符合新国标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该门店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该车型价格会比同款的“旧国标车”贵几百元,目前已售出两辆,买家均为追求安全与轻便的年轻消费者,其购车需求主要为日常代步。
首批“新国标车”已到店
记者对比老款车型发现,该“新国标车”的前后挡泥板、车筐以及两侧结构都采用了合金材质,防火阻燃性能更强,不过重量也有一定增加。试骑过程中,记者将油门拧到最大,发现车速仍旧控制在每小时25公里以内;上陡坡时,车速明显减缓。除此之外,整体骑行感受与老款车型差距不大。
此前,有市民担忧“一旦超过25公里每小时,电动机自动停止动力输出”的设定将在骑行过程中产生一定风险。对此,陈先生解释道:“这主要是用于防范‘私自解速’情况的出现,规范骑行下,‘自动断电’的风险并不存在。”
反馈
“旧车”不愁卖
“新车”咨询多
不过,并非所有品牌门店都已迎来“新国标车”。记者走访了多家市面上常见的电动自行车品牌,销售人员均表示,门店暂时没有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具体上新时间尚不明确。对此,泉州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荣誉会长高英超透露,“新国标车”的生产工序更为复杂,对厂商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市面上有‘新国标车’的门店多为大品牌,许多小品牌车企暂时达不到‘新国标’的生产标准,落地预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旧国标车”还有不少现货
距离11月30日“旧国标车”最后销售期限还有不到两个月了,记者注意到,各品牌的“旧国标车”非但没有“打折促销”,反而许多门店都张贴上了“卖一辆少一辆”的宣传海报。“最近陆续有消费者过来咨询‘新国标车’,但暂时无人购买。”市区城西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门店负责人李先生透露,目前店里在售的“旧国标车”都是库存,9月后就进不到货了。“旧款车型经过多年市场检验,价格和维修成本相对更低,特别是对那些孩子在古城上学的家长来说,上下学接送买‘旧国标车’会更实用一些,目前不愁卖。”
尽管许多品牌门店都倾向于推销旧款车型的优势,但也有消费者被“新国标车”的安全性“圈粉”。在市区浮桥街的电动自行车门店里,市民吴女士就对灵巧结实的“新国标车”产生了兴趣。“我是来给刚上高中的女儿买车的,主要就是上下学代步,安全第一。”在听完销售人员的介绍后,吴女士很满意,并从各个角度拍摄照片发给女儿看。
业内
推动行业细分升级
等待地方市场检验
有业内人士指出,新国标实施后,将有利于推动行业进一步细分。一方面,民用市场将转向“新国标车”,其技术含量和安全性能更高;另一方面,外卖小哥、快递员等特殊行业需求可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比如考取驾驶证使用电摩。“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车型,将有助于进一步减少事故的发生。”他还提到,从生产端来看,新国标的出台实施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实力强、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将在新规中获得更大优势。
“11月30日过渡期结束后,‘旧国标车’将全面退出市场,泉州电动自行车行业走向仍存在不确定性。”实地走访过程中,品牌门店负责人们不乏忧虑。他们普遍反映,电动自行车是本地市民通勤、接送孩子的重要交通工具,大家普遍看重速度、载重、价格等因素,因此“新国标车”能否契合市民的刚需,仍有待本地市场的最终检验。
责任编辑:黄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