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0月14日讯(融媒体记者 邱丰 文/图)闲暇时分,邀三五好友于家中品茗“话仙”,是泉州人再寻常不过的生活写照。而在安溪县金谷村村民陈和平家中,一方“口袋”门球场,成了他与好友们以球会友,上演一场场精彩挥杆竞技的擂台。

陈和平与球友们在家中的门球场打球

墙上挂满了参加比赛获得的荣誉
银发挥杆 乐在“门”中
上午的阳光洒在安溪县金谷村一栋自建房的四楼,阳光下一片绿意盎然的人造草坪球场格外醒目。一位银发的老人正屏息凝神,手握球槌,瞄准、挥杆、击球。只听“嗒”的一声清响,红色小球精准穿过球门。他就是陈和平,今年62岁的退休老人,这个“口袋”门球场的建设者。
“在我三四十岁的时候,我的父亲会和朋友们一起打门球。不过当时因为工作繁忙而且要照顾家庭,我并没有参与其中,但对门球有了一个初步了解。”陈和平回忆起他接触门球的过程。2019年,57岁的陈和平还未退休,在小学老师吴全顺和堂哥陈永明(金谷镇老年协会会长)的推荐下,他初次接触门球。“起初觉得运动量小,兴趣不大。”陈和平坦言,但观看几场比赛后,他被这项运动的魅力折服,“看似平和,实则暗藏玄机,十分刺激”。
门球,又称槌球,是高尔夫球与撞球的混血儿,规则简单、轻松有趣,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门球的标准场地为20—25米长、15—20米宽,设三个球门和一个终点柱。
门球有多种比赛形式,其中以10人2队的混合赛最为常见。2队的5名队员按序号轮流击球,需依次通过3个球门,最终撞击终点柱得分。其中每过一门得1分,撞柱得2分,在比赛限时30分钟内,总分多的一方获胜。“击球若撞到他球可获得续击权,‘闪击’战术更是制胜关键。”陈和平解释。
爱上门球六年来,陈和平总结出三大心得。在他看来,门球是一项既考验智力又锻炼体力的运动,既要求方向精准,又讲究力度控制,还离不开团队协作。
方寸球场 一应俱全
随着对门球运动的愈发热爱,为了便于日常训练并与球友交流切磋球技,陈和平决定建一个“口袋”门球场。他将原本设置在家中四楼的乒乓球台区域进行了改造,在泉州门球名将徐爱平的指导下,开启这项特别工程。
在施工中,陈和平遇到了诸多挑战,最终都得以一一解决。陈和平在人工草坪下铺设塑胶地板,保证球场平整不变形,配套的灯光、记分牌、语音提示计时器等也一应俱全。
2021年9月,一个长13米、宽6.8米的迷你门球场在陈和平家四楼落成。这个面积近90平方米的“口袋”门球场虽然比标准场地小,却按比例完整设置了开球区、限制线和三个球门及终点柱,成为当地门球界的一大创举。
精心设计的球场很快声名远扬,不仅本村球友常来切磋,南安、漳州乃至厦门等地的门球爱好者也纷至沓来。“有时十几人,有时七八人,大家以球会友,其乐融融。”陈和平在球场边打造了一个15平方米的茶室,球友们训练间隙可以在此品茗聊天,交流心得,让运动与休闲相得益彰。
以球会友 情暖桑榆
这个家庭球场成为陈和平技艺精进的摇篮。在全国冠军唐心辉、泉州徐爱平、厦门陈春水等名师的指点下,他的门球技艺突飞猛进。2022年9月,他代表泉州市门球队参加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群众比赛门球总决赛,与队友携手夺得冠军。今年9月底,泉州市第十二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门球交流活动在安溪县老干部活动中心门球场顺利举行,陈和平所在的安溪队再获男子组金奖。
成绩的背后,是门球带来的更深层快乐。2022年年底开始打门球的陈国宝也受此启发,在家中铺设几块草坪:“小场地也能练球,大家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特别开心,运动量适中,还能忘记烦心事。”
对于陈和平而言,门球早已融入生活。他笑着说这项运动不仅让手脚灵活、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更让他收获珍贵友情。每次球友们闲暇时,大家总会相约在他家的小小球场,他们在这里挥洒汗水、交流技艺,用热爱书写着最美的夕阳红。
责任编辑:黄冬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