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蒋清兰:建基地传承非遗瑰宝_海西地产网

海西地产网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蒋清兰:建基地传承非遗瑰宝

2025-10-18 09:20来源:泉州网作者:小陈浏览:我要分享:

蒋清兰(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蒋清兰

  国家高级(一级)技师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福建省“三八”红旗手

  福建省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泉州网10月18日讯(融媒体记者 陈智勇)“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说的就是惠安影雕技艺。惠安县旭宏雕刻艺术总监、旭宏大观非遗艺术馆馆长蒋清兰长期从事石雕艺术设计创作,20余件(套)作品在国内外知名文化艺术展会(大赛)中获奖。她还频频赴海内外重要文化交流平台展示影雕艺术,前不久她应邀携作品《妈祖》参加2025(泰国)闽南文化节,获得众多中外嘉宾点赞。

  作为蒋家第六代传人,蒋清兰不仅从事影雕,还从父辈那边接过了影雕传承的担子,担任福建理工大学、华侨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近年来,她还与其爱人张旭明创建大观雕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自去年9月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的研学团队以及艺术家、华侨、国际访客旅游团队到场体验,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游学基地、中国乡土艺术传承创新示范基地等。

  创作影雕作品

  弘扬惠女精神

  以石为纸,以锤作画。蒋清兰出生在惠安崇武的一个雕刻世家,祖父蒋仲法和父亲蒋荣华都曾参与陈嘉庚陵园的石雕工程,她自幼就在心里埋下了“让石头绽放美丽”的梦想。

  惠安影雕被称为“石上绣花”,在蒋清兰手里,她用一把细钢锥谱写自己的雕刻人生,向人们诉说心中无法割舍的“惠女”情怀,创作了《悟》《惠女之窗》《童真》等影雕作品,很好地演绎惠女元素,展示新时代惠女风采和影雕艺术魅力,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等诸多荣誉。

  蒋清兰影雕作品题材广泛,走进其工作室,《论道》《三面观音》《东方女神世界共仰》《招财狮》《东西塔》等形态各异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影雕是惠安石雕中最为出色的雕刻形式,是广大惠安工匠大师,特别是惠女工匠们在长期钻研探索的基础上发展、传承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惠女精神的生动写照。”多年来,蒋清兰不遗余力地传播惠安影雕文化,在许多重要场合里,她都是身着惠女服饰,现场展示影雕技艺,进一步提升影雕的影响力。

  “我热爱影雕艺术,将自己对生命、艺术和人生的理解融入到作品里。”蒋清兰说,今后将持续创新研发,通过“旅游+”为传统非遗注入新时代的活力,不断了解时代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创作出更丰富多彩的影雕作品,研发推出更多影雕艺术笔插、茶具、香道等系列文创产品,吸引年轻人喜爱。

  开展非遗研学

  发展乡村旅游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多年来,蒋清兰不断传承弘扬惠安石雕影雕技艺,让影雕技艺和影雕文化“活”起来,她推动“非遗进校园”,推出“清兰影雕”美育课堂,开设“惠安影雕”体验班,走进高等院校、中小学校以及旅游团队,通过“惠安影雕”美学教育,传播惠安文化,促进惠安石雕·影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蒋清兰携手其爱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旭明,投资兴建大观雕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基地位于惠安县山霞镇宣美村雕艺文创园内,是一家传承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惠安石雕和惠女服饰技艺,集非遗体验、演示展示、研发创新、艺术交流、教育研学和文创制作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创作基地。基地先后被授予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泉州市惠安石雕传习所,并与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共建产学研基地,培养了大量的新生代匠人。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大观雕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将乡村宜居环境建设与旅游观光产业紧密结合,大大提升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颜值’。”蒋清兰说,该基地采用“馆院联动”模式,将基地的非遗资源延伸至乡村庭院,形成“馆内看精品、院外赏风情”的立体体验空间。

  今后,该基地将常态性地进行闽南文化非遗传播的研学研讨交流,通过开展惠安石(影)雕、非遗技艺、培训、体验和讲座等形式,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引导村民参与庭院经济发展,促进乡村产业融合与经济发展,激发乡村活力。

  责任编辑:黄冬虹

团购楼盘:
姓名:
手机号码:
请自觉遵守评论服务协议,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表情
include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