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0月14日讯(融媒体记者张博)11日,“承创共生——安溪藤铁艺术展”开幕式在北京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
中国工艺美术馆展厅内灯光璀璨,安溪藤铁艺术作品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安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馆、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安溪县人民政府、泉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等承办,自9月27日起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10月29日,为观众呈现一场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的文化盛宴。
展览位于中国工艺美术馆四层展厅,共展出安溪77位工艺美术名家的161件藤铁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璀璨灯光下熠熠生辉,展现出安溪藤铁工艺的独特魅力。展览以“承创共生”为主题,划分为“经纬交织”“匠造独运”“跨界融合”三大单元,系统呈现了安溪藤铁艺术从竹编起源,到藤编发展,再到藤铁艺术蜕变的精彩历程。“经纬交织”单元带领观众追溯藤铁技艺的源头,展现从藤条选材、铁器锻打到现代数控加工的技术演进,呈现出手艺的代际传承与坚守。“匠造独运”单元汇集众多经典复刻与创新设计作品,既有承载“花开富贵”“天圆地方”等传统寓意的藤铁摆件与家具,也有融入现代设计与科技元素的先锋创作。手艺人既遵循“竹篾要过七道水”的传统工艺,也探索“铁线弯出莫比乌斯环”的新型表达,在榫卯结构与数字叙事之间搭建起古今对话的桥梁。“跨界融合”单元则聚焦藤铁工艺的产业拓展与文化影响,突出传统手工艺制作与现代产品设计相融合,表现藤铁工艺的无限可能。
“承创共生——安溪藤铁艺术展”不仅是一次技艺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展览让观众感受到手艺的温度与文化传承的力量,向世界讲述安溪藤铁在新时代的生动故事。
责任编辑:黄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