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地产网

摸盲文闯国赛拿大奖 18岁视障少年的这条“追光”路太戳心

2025-10-15 10:50来源:泉州网作者:小陈浏览:我要分享:

潘志宇

钟良玉老师指导潘志宇学习

  泉州网10月15日讯(融媒体记者 许奕梅 谢若禹 王耿华 文/图)对18岁先天性失明的潘志宇来说,盲文是他感知世界的“眼睛”。这位来自江西抚州的少年,生来未见色彩,只能靠声音了解世界,直到9岁走进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盲文为他架起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在今年9月举行的首届全国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比赛中,潘志宇凭多年苦练的通用盲文功底过关斩将,拿下视力残疾学生组二等奖——他是我省在该赛事中唯一获奖的残疾学生。今天是第42个国际盲人节,让我们聚焦这位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子,看他如何以盲文为舟,在知识海洋里前行,用指尖书写“光明”未来。

用盲文书写工具写字

  黑暗里的“星群”:盲文打开新世界

  “咔嗒、咔嗒……”上午9时许,在视障部高三年的教室里,潘志宇一边认真倾听数学老师念出的一道数学主观题解题步骤,一边用盲文笔快速记录。不一会儿,盲文纸上就布满节奏均匀的凸点。

  “刚接触盲文时特别新奇,原来有种文字能为我点燃求知的火。”9岁那年,父母为让潘志宇接受更好的教育,带他从江西抚州的小学转来这里读一年级。他至今记得第一节课,当老师把他的手指放在盲文教材上,那些凸点像突然亮起的星群照亮了他的世界。

  最开始他学习的是现行盲文。现行盲文“一般不标调、需要时标调”。声调信息缺失让他难以准确把握字音词义,有时得靠上下文猜意思。2018年国家推行通用盲文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系统学起盲文“规范字”,这种盲文能准确记录国家通用语言的声韵调。

  “摸读靠手指指腹感知点位组合,每方盲文才24平方毫米,全凭触觉。”指导老师钟良玉说,视障学生的手指敏感度因人而异,有的触感迟钝摸不出点位,有的易出手汗难分相似点位;书写更考验精细动作,视障学生看不见书写效果,全靠手感和练习。初用盲文笔时,握笔角度偏了会写错点,力气不足也会导致点位模糊,若固定纸张没对齐造成“叠行”,后续就没法摸读。

  右边是常规书写,左边是盲文书写。

  指尖的“冲刺”:3个月备战闯国赛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潘志宇拿出一本厚重的盲文语文书,指尖在书页上游走,轻声朗读《陈情表》——他1分钟能摸读460余方盲文,约200字。

  他的课桌上,叠着语文、数学、英语等厚重的盲文学科书:一本高三盲文语文书,厚度相当于普校七八本语文书;一份语文试卷要写29面盲文纸,为避免混淆,他用文件袋按科目分装试卷。

  “盲文水平会影响课程学习,从入门到上手要经年累月练习。”钟良玉说,潘志宇凭着对盲文阅读的兴趣,多年勤学后熟练掌握摸读与书写,成绩很优异。今年4月,他参加第四届视障读者光明阅读邀请赛决赛获三等奖;6月,又经层层选拔,入围全国首届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比赛。

  3个月备战期,潘志宇一边坚持课业学习,一边在老师指导下熟悉通用盲文的每一条规则,确保不记错、不漏记、不混淆。每天他还会花两三个小时刷题,读大量盲文图书加深理解。比赛现场,他指尖快速掠过盲文试卷,阅读与书写都游刃有余——满分120分的试卷,他考了118.72分,仅差1分就能拿一等奖。“比赛让我看清自己的强弱项,也感受到盲文的活力。”他说。

  普通文字教材旁,盲文教材显得格外厚重。

  追“光”不止:从自学编程到更远的未来

  “盲文不是简单的符号,是我触摸世界的密码。”对潘志宇来说,盲文不仅为他打开了新世界,还提升了他的独立生活能力。

  在学校的定向行走与空间认知教学下,他能自如穿梭校园;用手机读屏软件“听微信”“查字典”,用盲文打印机把课堂笔记转成盲文方便复习;外出打车、购票、购药,靠无障碍工具都能自己完成,社会适应力越来越强。

  除了爱阅读,潘志宇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编程和音视频剪辑,能在2倍速听音时熟练地用键盘操作计算机。他总试着用听觉、触觉探索世界,突破“不可能”,也收获了快乐与自信。

  “特殊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全人’。” 钟良玉说,今年秋季学校有190名视障学生,其中低视力的104人、全盲的86人。自2003年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以来,已有271名学生考入高校,更好地实现社会融合与自我价值。

  对未来,潘志宇满是期待。现在他正为明年残疾人高考单考单招做准备,目标是北京联合大学。“视障人士也能有用武之地,除了音乐、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程序员、音乐后期、盲文翻译校对这些岗位,我们也能尝试。”他说,会一直笃定地朝着光的方向走下去。

  责任编辑:林嵘

团购楼盘:
姓名:
手机号码:
请自觉遵守评论服务协议,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表情
include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