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20日讯 昨天上午,吴惠天的告别仪式在他的老家——漳州南靖县金山镇马公村举行。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家乡父老等3000多人,在细雨中陪他走完最后一程。
吴惠天离去,留下一个资产数十亿的万利达集团。这是曾经的中国VCD之王,现在多元发展,2011年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排行第89位。现在的万利达,产品多样,但没有一样能像当年的VCD那么火,那么,主打业务应当是什么?在企业的上市潮中,万利达颇为独特,坚持不上市,这又是为什么?
而最受关心的,莫过于谁来接掌万利达。吴惠天只有一个儿子吴凯庭,目前负责深圳业务,介入企业管理多年。有知情人称,他将成为新的董事长。但是,作为家族企业,万利达请了多位职业经理人入高层,也不乏其他有经验的高管。这又给谁接掌带来不确定因素。万利达内部人士称,处理完吴惠天的后事后,董事会将就此进行讨论。
【送别】
悼念仪式上,3000人出席,陪吴惠天最后一程
阴雨蒙蒙,没有挡住各界人士参加吴惠天悼念仪式的脚步。
瞻仰遗体时,人们神情凝重,不少人眼含热泪。
吴惠天的小女儿吴雪芬哭红了双眼。如果不是父亲骤然离去,这几天,本是她出嫁的日子。吴家的亲戚说,现在,婚礼只能推迟了。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全国政协常委林兆枢、全国人大常委汪毅夫、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等政界、企业界人士献上花圈,3000多人前来送别。
漳州市政协主席谭培根致辞说,吴惠天的万利达,从贴牌生产,到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从组装黑白电视机,到自主研发数百种产品,跻身全国电子百强,无不彰显成功企业家的敏锐眼光和创新开拓意识,是海西经济建设的功臣。
【谜团】
1.为何不上市?2.谁来接掌万利达?
1.没有融资需求,担心股东多程序多,影响研发速度
根据万利达最新的集团宣传册,万利达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利润在4亿元以上。
2006年,吴惠天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称,很多倒闭的企业当中不乏上市公司。管理很重要,但一味为了管理而管理未必是好事。虽然万利达还没有上市,但也在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万利达已经实现了两权分离。当时,他们旗下12个独立公司,总经理都不是家族成员,而是职业经理人。。
对于吴惠天的观点,助理宋祥官称,万利达作为一个创新型企业,如果上市可能弊大于利,“企业上市了,因为股东众多,每一项产品的研发,可能就需要走很多复杂的程序,这样有可能耽误上市时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我们就要比人家更新更快。”
尽管上市之后,融资的渠道更为便捷,但是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出于这个考虑,万利达迟迟未上市。吴惠天一度对外称:“创新比融资重要”。对此,宋祥官表示,万利达的发展资金一直不成问题,没有迫切的上市融资需求。
2.吴凯庭是吴惠天唯一的儿子,参与管理多年,有望接掌
万利达内部员工透露,尽管年事已高,但作为董事长,吴惠天一直保留着“家长”作风,无论是新产品研发还是上市发布,都亲力亲为。
有报道称,两年前,万利达的资产已达到36亿元。如今,“家长”离去,这个庞大的家族式企业将如何传承?
有业内人士看好吴凯庭。他是吴惠天唯一的儿子,现任万利达集团副总裁,分管万利达在深圳的业务,介入公司经营管理多年,对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较为熟悉。南靖县一知情人士称,当年,吴惠天的外甥王少成与他一起创业,曾经担任万利达集团总经理,了解公司运营情况。当时,吴凯庭年纪较小,还不成熟,王少成便是吴惠天最信任的左右手。而在两年前,王少成离开万利达。因此,该知情人认为,吴凯庭接班的可能性较大。
万利达深圳公司副总李龙庆说,吴凯庭虽然主要负责深圳的业务,但经常回来福建总部,参与总公司的项目运营,对总公司的业务也比较了解,如果他接手万利达的话,应该很快就能适应角色。在李龙庆看来,吴凯庭接班,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吴凯庭与吴惠天不一样的是,他拥有管理学的学历背景,而非电子产品研发的高端人才。但李龙庆说,万利达有专门的研发团队作技术支撑,不会因为吴惠天离去而受影响。
吴惠天的助理宋祥官说,对于公司的管理运作,吴凯庭已非常成熟,但公司也不乏有经验的高管。至于谁接班,将在处理完吴惠天的后事后,召开董事会充分讨论。
【发展转型】
从VCD大红大紫到多产品出击,从出口受挫到开拓国内市场,万利达正在寻求新的发展
全线铺开主打IT产业
上个世纪90年代,万利达VCD进入市场,一时风靡全国。吴惠天成为中国的VCD之王。
根据万利达的宣传册,他们目前业务涉及消费电子、计算机、移动通信、小家电、新能源等多个产业,产品包括移动DVD、移动电视、液晶电视、多媒体播放机、GPS、笔记本电脑、手机等200多种。
然而,万利达全线铺开的同时,再也没有把产品做到像当年VCD一样红火。对此,宋祥官称,竞争压力则来自多方面。
宋祥官称,如今严峻的出口形势,让万利达意识到过于依赖出口的弊端,“我们确实在国内市场忽略了一些。”
去年,万利达推出平板电脑产品,强调差异化,比如按键设置、接口、输入等,以求更符合国内市场。宋祥官强调,今后,IT产业还将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过于倚重出口一度受金融危机冲击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万利达出口业务占了整个营业收入的70%。
2006年,吴惠天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的出口全是按订单生产,电子元器件的通用性强,没有积压;第二,我们交了信用保险,不怕钱收不回来;第三,我们的盈利能力比较强,从没亏损过。”
截止2008年,万利达出口业务占整个营业收入的80%,其中绝大部分是往美国、加拿大地区。
2008年的一张万利达销售“成绩单”显示,08年前10个月,万利达出口销售收入30.97亿元,增长23.15%。1至11月,万利达(南靖)工业园创税2.1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出口,确实为万利达发展创造到了一个小高峰。
然而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袭来,给铆足劲儿主打出口的万利达当头一棒。
眼尖的人士发现,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行中,2008年,万利达排名第52位,2009年上升到到39位,2010年却未能入榜,到2011年重新入榜排行89位。同年四月,龙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发出通告称,2009年底至2011年4月,万利达共减持了龙溪轴承股份1026.4万股。
(海西地产投资网 陈诚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