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就像一盘棋局,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而变化。近年来,泉州外来大鳄房企汹涌,市场份额占据大半壁江山。若问今日之域中,究竟是谁家之天下?如今,相信偏向外来房企的人应该会更多吧!
从新房成交量来看,今年以来,虽然成绩不尽人意,但基本上呈现出了被泉州万科城、建发珑璟湾、中骏柏景湾、泉州星光耀广场、泉州中骏商城等瓜分的景象。而本土房企,只能看见南益汇景豪庭的身影。
从土地交易市场来看,虽然今年泉州拍卖的地块不算多。但从已交易的地块中,频频传来的都是阳光城、中航、世茂、泰禾、星浩资本等外来房企的捷报。雨后春笋般的新项目大多是已外来房企开发的为主。
就近期来临的一波开盘小高峰而言,在如今楼市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外来的实力房企凭借其雄厚的财力,以及基于财力显示出甘冒市场风险的勇气,相对会更注重市场份额和业界口碑,因此更多选择以高性价比来搏出位。
这就出现了近期开盘“最低价”的现象,如国华海悦府8888元/平起、东海泰禾广场8988元/平起、泉州星光耀广场8688元/平起、香缤国际9858元/平起……在大浪淘沙的市场之下,也正是这种实力上的优势,才使得外来实力房企能够坚定坚持自身的定价策略。而在抵抗市场波动方面,本土开发商则要显得“势单力薄”许多。
而除了目前已在泉州市场开发的外来房企之外,联发、融信、保利等均对泉州市场虎视眈眈。种种迹象显示,以中骏、万达、万科、世茂等为首的外来开发商,正在逐步占据泉州楼市的“制高点”;对于众多扎根泉州的本土开发商而言,市场的主动权正在悄然流失。
如今,在放来房企的压力下,泉州本土房企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销售缓慢、被迫降价等现象已经出现。因此,摆在泉州本土开发商面前的问题,已显得颇为棘手,那就是如何在外来房企的夹缝中站稳脚跟。
(海西地产网 翁琳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