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即“退烧”。无论从市场交易活跃程度、房价变化情况、房企投资热情等多个维度来观察,均能发现今年市场走势与去年大相径庭。在销售、政策、土地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小的波动。上半年楼市已告一段落,XMHOUSE特别推出“半年观察”,回顾上半年,展望下半年,今日推出“半年观察”系列报道之“政策篇”。
最严调控“国五条”开始停火,限购松绑风声四传,6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中71个城市环比下跌……今年以来,全国楼市出现总体疲软的势态,已有呼和浩特、广州、杭州、天津、无锡等超过16个城市传出将采取放松限购条件、放宽落户条件、调整公积金贷款等手段救市。纵观今年上半年,厦门楼市虽未见降价趋势,但成交量明显下跌。楼市低迷,政府小调控频出,却未有大动作,但我们不难看出,政府一边规范开发商,一边在试图盘活市场,出手救市的准备想必也已做好。
限购松绑传闻频出 始终未见下文
去年,厦门房价一路高歌猛进,涨幅令人咋舌,楼盘开盘普遍出现“时光”、“日光”现象。受此影响,自2014年1月1日起,厦门市调整了可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界定标准。厦门豪宅标准提高,岛内300万岛外220万的住房算豪宅,相比之前的标准,岛内住房总价上调50万元,岛外上调40万元。此举意在进一步扩展厦门市普通住房的价格范围,让购买中小户型的首套自住型客户能从中受益。但许多群众不买账,认为界定标准还是过低,按照界定标准,岛内100平米的住房就算“豪宅”了,显然与大家普遍对豪宅的定义相差甚远。
而今年年后,开发商乐极生悲,全国房价“跌”声一片。厦门楼市虽然逆势飘红,但受大环境影响,诸多购房者停手观望,成交量明显下跌,“闽十条”、限购松绑的消息很快席卷而来。对此,5月25日,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发表申明,郑重澄清,厦门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政策,继续实行限购不变。
即便如此,限购松绑的传闻依然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势头。“岛外限购全部解除,购买不限套数。岛内外地户口可以不用交社保买一套。厦门户口可持有2套,但买260平方米以上房产,不限购。”前段时间,这条消息在厦门引起不小的骚动。7月3日,又有多家厦门国企和央企负责人同时向本网透露:“厦门限购目前已正式取消”。这究竟是开发商为盘活市场的自救手段,还是确有其事,由于官方尚未有明文披露,我们还不得而知。
厦门政府迟迟不对松绑限购的顾虑何在呢?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厦门6月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20365元/平米,环比上涨1.64%,全国第三,同比涨幅12.65%,全国第一。厦门房价连续25个月上涨,居高不下,还未到用“限购松绑”来救市的局面。而另一方面,作为生态宜居的沿海城市,厦门一直都有很强的人口吸附力,投资客趋之若鹜却被限购政策挡在门外。在很多人眼里限购松绑是政府救市的信号,无疑会引来众多外地投资客对厦门楼市的分食,也就意味着房价又要开始飙涨了,这令厦门的刚需购房者难免产生恐慌的心理,市场健康的供求关系有可能被破坏。
监管资金 规范开发商
为了利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增强适应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能力,减轻购房人风险,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厦门市政府在今年上半年相继推行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是新修订的《厦门市商品房预售管理规定》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规定包含多项举措保护购房者权益,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提高商品房预售许可的门槛。今后开发商要拿到预售证,需完成主体结构工程的二分之一以上、不少于7层且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已达到该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预售门槛的提高,意味着开发商推盘节奏受到控制,资金要求也随之提高。如此情况下,开发商拿地就需要考虑周全了,所以这条规定在一定意义上会控制房企争相竞拍土地,从而对抑制高价地出现起到积极作用。
此后,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又发布公告,对厦门市土地出让价款支付方式做出新规定。根据公告,土地出让金首次缴纳比例从成交价款的50%上涨到100%,且需在成交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付清,否则取消竞得资格,不与竞得人签订合同,不予退还竞买保证金。
此外,厦门市国土房产局还发布了《厦门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要求从7月1日起,厦门所有商品房项目的预售资金都要实行“全监管、全程监管、全额监管”,确保商品房预售资金用于工程建设,防止因挪用预售资金导致“烂尾楼”发生。且从今年开始,厦门全面推行精装修房,为确保项目装修交付使用,7月1日起,商品房预售资金包含的装修费用也将纳入单独监管。这再一次提高了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要求。
纵观上半年,政府一方面规范房地产开发商,为购房者提供保障,同时为防止楼市陷入低迷,也在积极引导楼市回归市场,朝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
(海西地产网 吴淑惠辑)